基于“双减”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
作者:赵晓钰;
单位: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
<正>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普遍关注,公众对于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。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人对于优质教育的概念存在误区,甚至有些家长将优质教育误解为“取得优异成绩”。于是,各种教育资源纷纷被强占,民办教育机构也随之迎来了发展的“黄金时代”。当鱼龙混杂的教育辅导机构抱着攫取利益的目的纷纷林立,教育便不再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,而变成了迎合市场需求的金钱交易。对于受教育者而言,不但没能从额外的学习中体会求知的乐趣,反而产生了“厌学心理”。由此可见,违背科学发展理念,不顾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教,不但未能使孩子们成为教育打造的“艺术品”,反而会使他们变为学习负担的“牺牲品”。
DOI:
关键词:
所属期刊栏目:
家校共育
分类号:
G636
页码:
9-11
下一篇:最后一页